【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開辟的有別于西方式現代化的發(fā)展道路,其實踐證明,非西方文明在保持信仰追求獨立性的情況下,也能成功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的現代化發(fā)展道路。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背后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力量,有必要對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信仰力量進行深入思考,以增強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夯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信仰根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 信仰基礎
信仰意蘊 信仰力量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奮斗的夢想,也是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tài)觀,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chuàng)新,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展現了現代化的全新圖景,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深入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背后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力量,有必要對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信仰力量進行深入思考,以增強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夯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信仰根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的現代化
馬克思主義信仰觀以現實世界為出發(fā)點,探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并在人自身的實踐中確立信仰的基礎。馬克思認為,人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確認自己的本質,這深刻揭示出人在實踐活動中所具有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改變的能力。
從馬克思主義對于信仰的理解看,中國式現代化是偉大的百年實踐,是在中國人民選擇并堅守科學信仰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出來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信仰支撐的。近代以來的現代化探索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把握時代發(fā)展趨勢,順應歷史潮流,立足中國實際,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指引,為中國式現代化找到根本的方向指引和價值導向,奠定了成功開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創(chuàng),離不開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的信仰選擇與堅守。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下發(fā)生的,其始終以救亡圖存和民族復興為現實訴求。近代中國資產階級主導的現代化嘗試,在手段和理想上體現了濃厚的民族色彩和救亡屬性,與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信仰觀大相徑庭。西方現代化的弊端在歷次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充分暴露,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在中國也被證明是走不通的,一部分先進中國人轉而把目光投向由俄國十月革命帶來的馬克思主義。在現代化道路的探索過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苦苦求索,進行各種嘗試,但都以失敗告終。最終,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落在中國共產黨人肩上。從接受馬克思主義和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開始,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同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信念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領導中國人民逐步走上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開辟和發(fā)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征程中,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定馬克思主義指明的歷史發(fā)展方向,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現代化建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創(chuàng)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信仰,不僅逐步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還運用馬克思主義正確分析社會矛盾,提出“全面實現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的目標,奠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和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新明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結合實踐和時代特征科學分析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科學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結合歷史經驗和新時代實際創(chuàng)新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中國特色,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深刻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的遵循,從而彰顯出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中國式現代化成功開創(chuàng)的信仰之源。
不同國家因歷史條件、社會性質和價值取向各異,現代化道路也各有特色。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作為科學的信仰燈塔與精神坐標,深刻解答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時代命題,既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又為這一道路確立了根本方向和價值遵循。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把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緊密結合,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大無畏氣概,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徹底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初期,黨領導人民依據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為推進中國現代化奠定了社會主義的性質和方向,揭示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理解,認識到要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就要“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堅信共產主義社會必將到來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實現共產主義的長期性和階段性,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的目標,堅持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徹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提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等等,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探索是一個在繼承中發(fā)展、在守正中創(chuàng)新的歷史過程
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自覺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開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的成功之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深入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guī)律,不斷回答實踐遇到的嶄新課題,以理論創(chuàng)新引領實踐創(chuàng)新。”在指導思想方面,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中,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對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中國現代化建設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一方面,依據實踐經驗,結合時代特點,深化對矛盾性質內容、聯(lián)系和發(fā)展等辯證法范疇的內容,實踐認識辯證關系、真理和價值等認識論范疇的內容,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社會結構性質關系、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方位方向等唯物史觀范疇的認識與理解;另一方面,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取得新的理論成果。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思想精華和價值追求深度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文明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的實踐成果。這些成果既傳承弘揚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根本價值追求,又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內涵。
在實現現代化的具體路徑層面,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實現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神話,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在理論層面,馬克思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的唯物史觀指出了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歷史性和非唯一性,從而證偽了資本主義道路的普遍性。而中國式現代化則是從實踐層面完成了對世界現代化信仰基礎非唯一性的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自覺以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指引,在價值立場上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盲目性和階級局限性。中國沒有照搬西方現代化模式,而是立足自身實際,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開辟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創(chuàng)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世界現代化,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其不僅超越資本主義現代化和傳統(tǒng)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信仰基礎,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自覺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們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個立黨立國、興黨興國之本不動搖,堅持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不停步。
要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在正確的軌道上順利推進,就要發(fā)揮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引領方向的作用。“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要在思想上、制度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指導地位,引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真理性的堅定信念,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得以形成開創(chuàng)和拓展推進的根本思想指引,自覺學習運用其認識形勢,把握方向,指導現代化實踐,從而更好理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性質等原則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性意義。
要在思想理論上認清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長久性,在“堅信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的同時,也要理解“實現這一崇高目標必然經歷若干歷史階段”。在實踐中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同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緊密結合,明確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意義,在持續(xù)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征程中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wěn)致遠。
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各級黨員、干部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將“真懂”和“真信”結合起來,“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認識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揮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偉力,以高質量發(fā)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指引,堅定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要在學習宣傳中認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實現共產主義是階段進路和終極追求、共同理想和遠大理想之間的關系,講明白新征程在黨的領導下開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當前歷史階段的意義和地位,進而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信仰支撐,從而將信仰力量轉化為實踐力量,更好發(fā)揮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文明的關系,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中國式現代化,筑牢信仰之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優(yōu)質基因與強大生命力,為中華民族砥礪奮進,為中國式現代化形成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和信仰力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為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是在面積廣大、社會規(guī)模宏大、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當代中國開展的現代化,這要求各方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凝聚起來,共同參與現代化建設。“民族和國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增強,歸根結底是特定民族和國家是否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因此,面向黨員、干部,要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凝心鑄魂,以其真理性教育感召,講明白中國式現代化是依據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規(guī)律,在當前歷史階段向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崇高歷史境界,向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創(chuàng)造條件而奮斗的偉大實踐,在信仰的旗幟下激發(fā)精神動力、凝聚精神力量,進而將其轉化為現代化建設中的現實力量。同時,要向廣大群眾指明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遵循和奮斗目標,闡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黨的領導下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從而凝聚全體人民力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也是面臨新挑戰(zhàn)和新考驗的遠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堅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在宣傳教育中使廣大黨員、干部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指引下,朝著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目標中誕生的,認識到在新征程堅定“四個自信”,就是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具體體現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從而以堅定信仰引領堅定“四個自信”,為繼續(xù)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信仰支撐。從深層看,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征程中,只要在與時俱進的前提下堅持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專心致志干好干成自己的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就能實現。為此,必須教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理解今天的奮斗是追求信仰、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有明確的戰(zhàn)略指向和發(fā)展前景的,從而使其堅定理想信念,不受外部環(huán)境沖擊帶來的影響,在信仰的領航引航下,一心一意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作者為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專項課題[A類]重點項目“中國傳統(tǒng)家國關系思想的當代治理價值研究”(項目編號:23JDTCA069)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②習近平:《必須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人民日報》,2024年12月1日01版。
③《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
責 編∕孫垚 方進一 美 編∕陳媛媛 梁麗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